2021年4月6日,深市主板和中小板正式合並,形成由主板、創業板構成的市場新格局。
爲什麽要合並呢?這得從深交所說起!
深主板建立,籌建創業板
1990年12月1日,深交所正式開張,截止到1996年,深市主板曾漲幅排在全球股市第一位,市場非常火爆,一時風光無兩。
深市主板主要吸納一些資本規模較大,盈利能力比較強而且穩定的大型成熟企業。
直到2000年,受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影響,全球多地創業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同樣追逐“納斯達克夢”。
同年,深交所經國務院同意籌建創業板市場的計劃。
受美國市場影響,創業板上市公司多爲新興産業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,涉及信息技術、高端制造、TMT等行業。
深主板停股,創業板計劃擱置
2000年,滬深交易所的定位問題引發了廣泛討論。“深市主板與滬市主板重疊”“滬深交易所的主板已經同質化”“深市主板整體並入滬市主板”等相關消息鋪天蓋地。
經決定,2000年9月起,深市主板不再發行新股。截至至今,已有二十年之久。
2001年納斯達克崩盤,美股互聯網企業泡沫破滅。而在國內,創業板擬上市企業的股份在一級半市場被熱炒,“創業板是否會出現大泡沫”等消息甚囂塵上。
2001年11月,高層認爲中國證券市場尚未成熟,需要將主板市場整頓後再推出創業板市場。
至此,深市主板停發新股,創業板計劃擱置,深圳證券業市場“一夜入冬”。
中小板救深市
2002年,成思危提出創業板“三步走”建議,讓中小板作爲創業板的過渡。
2004年5月起,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複同意深交所在主板塊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。次月,8只新股在中小板上市,被稱爲“新八股”。
中小板是相對于主板市場而言的,有些企業的條件達不到主板市場的要求,所以只能在中小板市場上市。
從成立之初,中小板就被認爲是爲將來推出的創業板“探路”,它的建立是構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。
“1+1>2”
從建立至今,中小板逐漸發展,體制越來越完善,在一定程度上,深主板與中小板的監管規則幾乎相同,板塊的定位邊界模糊,中小板也迎來不少“大塊頭”上市。
深主板與中小板的合並,彙聚了大量競爭性領域領軍或龍頭企業,産業類型豐富,企業類型多元,研發強度高于A股市場平均水平。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;更好形成業務協同和産業集群效應,助力深主板企業做優做強、進一步整合産業鏈。
對股民的影響
兩板合並的總體安排是“兩個統一、四個不變”。“兩個統一”指統一主板與中小板的業務規則,統一運行監管模式。“四個不變”指板塊合並後發行上市條件不變、投資者門檻不變、交易機制不變、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。
所以,這對股民來說沒有什麽實質性影響。要注意的是原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證券類別變更爲“主板A股”,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保持不變。原中小板“002001-004999”證券代碼區間由主板使用,主板A股代碼區間調整爲“000001-004999”。
好了,深市主板從現在開啓了新征程,我們一起繼續關注期待吧!